张德江强调,检查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实施情况,是今年全国人大常委会监督工作的重点。
本次督导的主要内容包括重点城市黑臭水体整治、饮用水源规范化建设、集聚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、重点行业清洁化改造、加油站地下油罐防渗改造、敏感区域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、沿海港口码头污染防治等水十条明确的2017年重点任务实施情况,以及协调调度、台账管理、信息报送和公开等制度落实情况。全国累计完成7.5万个地下油罐更新为双层罐或设置防渗池,湖南、广西、上海、西藏、江苏、内蒙古、浙江、天津等省(区、市)地下油罐更新改造工作相对滞后。
本次专项督导后,对发现的重大问题将按照工作程序统筹实施挂牌督办、公开约谈、区域限批等督政措施,必要时纳入中央环保督察范畴。在工业污染防治方面,造纸、钢铁、印染、制药、制革、氮肥六个行业已完成清洁化改造企业1762家,完成率达84.6%,广东、安徽、四川、山东、湖南、辽宁等6个省未完成企业相对较多。接下来对于水十条要求与进展之间的差距,环保部也做出了系列反应,包括专项督导工作及针对性推进方案的发布:为认真贯彻《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》(以下简称水十条)工作要求,推动各地按期完成2017年目标任务,环境保护部拟于2017年9月开始,以长江经济带为重点,赴辽宁、黑龙江、安徽、江西、湖北、湖南、贵州、云南、宁夏等9个省(区),开展为期一个月的专项督导工作。为推动各地按期完成2017年目标任务,环境保护部拟于2017年9月开始,以长江经济带为重点,赴辽宁、黑龙江、安徽、江西、湖北、湖南、贵州、云南、宁夏等9个省(区),开展为期一个月的专项督导工作。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2100个黑臭水体中,完成整治工程的有927个,占44.1%。
严格环境风险控制2017年底前公布优先控制化学品名录,对高风险化学品生产、使用进行严格限制,并逐步淘汰替代。2017年已近尾声,水十条中的阶段考即将拉开帷幕。环境保护部今日在京举办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-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巡查工作培训班(第一期),环境保护部部长李干杰出席培训班并对相关工作进行部署。
攻坚行动是一场大仗、硬仗、苦仗,参与巡查工作既是考验,也是锻炼自己、提升自己、发展自己的难得契机。李干杰指出,为全力做好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工作,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,近期环境保护部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印发《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-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》(以下简称《攻坚方案》),同时制定了强化督查方案、巡查方案、专项督察方案、量化问责规定、信息公开方案和宣传方案等6个配套文件,形成了1+6的方案体系。各巡查工作组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,牢固树立和增强四个意识,切实增强做好巡查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,通过巡查真正将压力传导到地方基层党委、政府及其有关部门,确保大气污染防治各项措施落地见效,全力完成《大气十条》各项目标任务,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共进。结合实施大气重污染成因和治理科技攻关项目,为2+26城市每个市安排一个专家团队对口开展工作。
派出巡查干部的单位党组织要继续关心干部、对干部提出廉洁自律要求。其中巡查是重要环节,向上衔接督查和交办,对整改落实情况进行回头看,推动问题切实解决。
吴海英在讲话中剖析了环保督查中的典型案例,指出了环境执法中存在的风险,并就严明纪律作风做忠诚干净担当的巡查干部提出要求。深刻理解并严格执行纪律规定,时时刻刻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。要奋勇争先,积极作为、争当先进,在实践中砥砺前行、不断进步。重点区域就是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2+26城市。
聚焦涉气行业企业环境违法违规等重点问题,反映地方党委、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在落实大气污染防治任务等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,督促全面查遗补缺,再部署、再落实。要敬畏历史、敬畏组织、敬畏使命,认真完成组织赋予的巡查政治任务。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开展设置跨地区环保机构试点,推动统一规划、统一标准、统一许可、统一环评、统一监测、统一执法、统一应急,9月底前完成组织筹建和试运行。一是要以点带面,由面抓点。
环境保护部9月13日在京举办培训班,部署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巡查工作。她说,巡查工作组人员要认识到参加巡查工作使命光荣,要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之重、手中的权力之大。
重点领域就是两散,即散煤和散乱污企业治理,同时兼顾机动车、扬尘、矿山开发治理等。巡查工作组人员要认真培训,系统了解掌握巡查政策、任务和要求。
各巡查工作组要自觉遵守《环境保护部督查和巡查纪律规定》,确保巡查队伍成为政治可靠、廉洁勤政、作风过硬、纪律严明的高素质战斗群体。李干杰指出,巡查工作为期4个月8轮次,出动2480人次,时间长、涉及人员多。1+6方案是一套组合拳,具有10个特点。从环境保护部派出机构和直属单位抽调1400多人,组成102个巡查工作组开展常态化巡查。环境保护部部长李干杰,中央纪委驻环境保护部纪检组组长吴海英出席培训班并讲话。从全国各地抽调5600多名精兵强将,开展攻坚行动强化督查。
李干杰强调,做好巡查工作要把握好两个方面的内容。将问责事项分为任务型和结果型,把大气污染治理任务与市县党委和政府责任捆绑在一起,调动各级党委和政府工作的积极性、主动性。
向下衔接约谈、专项督察,通过巡查反映地方问题整改不力以及相关工作不作为、慢作为等问题,约谈相关地方人民政府并提出量化问责建议,强化责任落实结合实施大气重污染成因和治理科技攻关项目,为2+26城市每个市安排一个专家团队对口开展工作。
一是要以点带面,由面抓点。公开巡查情况、后续约谈情况、责任追究情况,接受全社会的监督和考评。
首先,要认清自己的角色。她说,巡查工作组人员要认识到参加巡查工作使命光荣,要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之重、手中的权力之大。将问责事项分为任务型和结果型,把大气污染治理任务与市县党委和政府责任捆绑在一起,调动各级党委和政府工作的积极性、主动性。聚焦涉气行业企业环境违法违规等重点问题,反映地方党委、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在落实大气污染防治任务等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,督促全面查遗补缺,再部署、再落实。
二是要阳光透明,开放监督。1+6方案是一套组合拳,具有10个特点。
重点领域就是两散,即散煤和散乱污企业治理,同时兼顾机动车、扬尘、矿山开发治理等。重点时段就是秋冬季、采暖期。
采取督查、交办、巡查、约谈、专项督察五步法,落实大气污染治理党政同责一岗双责。重点区域就是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2+26城市。
重点问题包括重点领域存在的问题,以及各地普遍存在的责任不明确、压力传导不到位等问题。针对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秋冬季大气污染治理存在的薄弱环节,提出了11大项、32小项更加严格的标本兼治措施。同时,也是为制定实施《大气十条》第二阶段目标任务,作一些实践上的探索和准备。改变以往只有定性或大尺度定量目标任务的方式,按照清单制、台账式的方式,把具体任务一一落实到各个市区县。
其次,要把握工作的标准。环境保护部9月13日在京举办培训班,部署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巡查工作。
巡查工作组人员的形象代表了环境保护部的形象,要以过硬的作风和纪律、过硬的能力,做好巡查工作,推动生态文明建设。完善空气质量监测网络,及时监测污染变化情况。
将攻坚行动发现问题、交办事项、约谈情况、整改落实情况,全部向社会公开。对地方各项任务落实情况进行全面巡查,筛选问题突出的方面集中力量重点巡查,推动解决一批长期存在的严重问题。